家常菜分類 - 拉下選擇
Featured 總時間:30分鐘
爆炒雞丁
爆炒雞丁是一道經典的中式家常菜,雞丁外酥內嫩,口感豐富,搭配香濃的醬汁,下飯又下酒。這道菜做法簡單,食材易得,非常適合家庭料理。
材料準備
- 主料: 雞胸肉 250克 (可用雞髀/腿肉)
- 副料: 青椒 1個、紅椒 1個、洋蔥 1/2個、蒜末 1大匙、薑末 1茶匙
- 醃料: 醬油 2大匙、米酒 1大匙、太白粉 2大匙、胡椒粉 少許
- 調味料: 醬油 1大匙、蠔油 1大匙、糖 1茶匙、米酒 1大匙、水 2大匙、太白粉水 少許
份量: 2-3人份
材料處理及調味
- 雞胸肉切成一口大小的丁,加入醃料抓勻,醃製15分鐘。
- 青椒、紅椒、洋蔥切成塊狀。(可選- 如不是宴客或不備可選不用也可)
烹煮步驟
- 熱鍋冷油,放入雞丁翻炒至變色。
- 加入蒜末、薑末爆香。
- 加入青椒、紅椒、洋蔥翻炒均勻。(可選)
- 倒入調味料煮滾。
- 加入太白粉水勾芡,收汁即可。
猛火將雞丁翻炒至變色,轉大火收汁便可上碟。
烹飪難度:初級
準備時間:15分鐘
烹煮時間:15分鐘
總時間:30分鐘
烹飪貼士
- 雞胸肉醃製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肉質過硬。
- 炒雞丁時火候要大,快速翻炒,保持雞肉的嫩度。
- 太白粉水要分次加入,避免勾芡過稠。
裝盤擺設
將炒好的雞丁盛盤,撒上蔥花,搭配白飯或麵條食用。
營養價值
雞肉富含蛋白質,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。青椒、紅椒、洋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。
營養成分表(每份)
成分 | 數量(約) |
熱量 | 300-400大卡 |
蛋白質 | 25-35克 |
脂肪 | 15-25克 |
碳水化合物 | 10-15克 |
鈉 | 400-600毫克 |
膽固醇 | 100-150毫克 |
以上為爆炒雞丁的營養成分表估算值,僅供參考。實際營養成分會因食材品牌、份量、烹調方式等因素而有所差異。
注意事項:
- 熱量: 主要來自雞肉、油脂和醬料。
- 蛋白質: 主要來自雞肉。
- 脂肪: 主要來自雞皮、烹調油和醬料。
- 碳水化合物: 主要來自蔬菜和醬料中的糖分。
- 鈉: 主要來自醬油和蠔油。
- 膽固醇: 主要來自雞皮。
影響營養成分的因素:
- 雞肉部位: 雞胸肉的脂肪含量較低,雞腿肉的脂肪含量較高。
- 油品選擇: 選用橄欖油或花生油等健康油品,可以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。
- 醬料用量: 減少醬料的用量,可以降低鈉含量。
- 蔬菜種類和份量: 多加蔬菜可以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攝取。
如何降低熱量攝取:
- 去皮: 去除雞皮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取。
- 少油: 減少烹調油的使用量,可以降低熱量。
- 選擇低鈉醬料: 選擇低鈉醬油和蠔油,可以減少鈉的攝取。
- 增加蔬菜份量: 多加蔬菜可以增加飽足感,減少對主食的攝取。
烹飪小技巧:
- 醃製: 將雞肉醃製入味,可以減少調味料的使用量。
- 快速翻炒: 快速翻炒可以保持雞肉的鮮嫩,減少水分流失。
- 勾芡: 太白粉水勾芡時,分次加入,避免勾芡過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