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常菜分類 - 拉下選擇
Featured
臘肉炒茨菇
臘肉炒茨菇是一道經典的粵菜,也是一道非常下飯的家常菜。這道菜的做法簡單,用料也比較常見,但味道卻非常鮮美。臘肉的鹹香和茨菇的清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,讓人回味無窮。
材料成份
- 主料:
- 臘肉 200克
- 茨菇 300克
- 副料:
- 蒜茸 2茶匙
- 蔥花 適量
- 食鹽 適量
- 食用油 適量
材料份量
以上材料可供2-3人食用。
材料處理和調味
- 臘肉洗淨切片。
- 茨菇去皮切片。
- 蒜切成蒜茸。
- 蔥切成蔥花。
烹煮方法
- 鍋中熱油,倒入臘肉炒至出油。
- 加入蒜茸炒香。
- 加入茨菇片翻炒均勻。
- 加入蔥花、食鹽調味即可出鍋。
烹煮容易度
初級
烹飪時間
- 材料預備時間:10分鐘
- 烹煮時間:15分鐘
- 總計:25分鐘
烹飪貼士
- 臘肉的鹹度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調整。
- 茨菇炒的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炒爛。
- 也可以加入其他配料,如辣椒、胡蘿蔔等。
裝盤擺設
臘肉炒茨菇可以盛入盤中,撒上蔥花即可。
營養價值
臘肉炒茨菇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其中,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構成物質,脂肪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,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。
營養成分表
營養成分 | 含量(每100克) |
蛋白質 | 15克 |
脂肪 | 20克 |
碳水化合物 | 10克 |
膳食纖維 | 2克 |
維生素A | 200微克 |
維生素C | 30毫克 |
鈣 | 50毫克 |
鐵 | 2毫克 |
卡路里
臘肉炒茨菇的卡路里約為250大卡。
此食譜適合的食用人士
臘肉炒茨菇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菜餚。但由於臘肉的含鹽量較高,因此高血壓、高血脂患者應少食。
茨菇介紹
茨菇,又稱慈菇、澤瀉、玉壺、地栗,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於中國,在台灣、日本、韓國等地也有栽培。茨菇的塊莖是可食用的部分,具有清脆爽口、味道清甜的特性。
茨菇的營養價值
茨菇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膳食纖維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其中,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的構成物質,脂肪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,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,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,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。
茨菇的功效
茨菇具有以下功效:
- 清熱解毒:茨菇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可以治療暑熱、口渴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- 利尿消腫:茨菇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,可以治療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狀。
- 健脾養胃:茨菇具有健脾養胃的功效,可以治療脾虛食少、胃痛腹脹等症狀。
- 止咳化痰:茨菇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,可以治療咳嗽、痰多等症狀。
茨菇的食用方法
茨菇的食用方法多樣,可以炒、煮、燉、蒸、烤等。常見的茨菇菜餚有臘肉炒茨菇、茨菇燉雞、茨菇湯、茨菇蒸肉等。
茨菇的選購和保存
選購茨菇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- 選擇塊莖較大、形狀完整、表面光滑的茨菇。
- 避免選購塊莖有破損、發霉的茨菇。
茨菇的保存方法較為簡單,可以將其存放在陰涼通風處,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。
茨菇的注意事項
- 脾胃虛寒者應慎食茨菇。
-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慎食茨菇。
- 茨菇性寒,不宜過量食用,以免引起腹瀉等症狀。
結語
茨菇是一種營養豐富、功效多樣的食材,適當食用對人體健康有益。在選購和食用茨菇時,應注意相關事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