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餐食譜  西式食譜沙律西湯 |  麵食 |  雞鴨 |  肉類海鮮 | 甜品 | 早午餐  

Featured

山藥玉米健脾祛濕粥

山藥玉米健脾祛濕粥

📜身處潮濕環境或體內濕氣重的朋友,這道「山藥玉米健脾祛濕粥」是您早餐的理想選擇。山藥(淮山)和玉米(粟米)都是中醫認為健脾利濕的佳品,它們能有效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濕氣,改善脾胃運化功能,讓您告別身體沉重、精神不濟的困擾,重拾輕盈活力。

🧂 材料

  • 主料:
    • 大米(白米): 1 杯
    • 新鮮山藥(淮山): 200 克
    • 新鮮玉米粒(粟米粒): 100 克 (或急凍粟米粒)
    • 清水: 8-10 杯
  • 調味料:
    • 鹽 🧂: 適量
  • 其他:
    • 瘦肉碎: 50 克 (可選,增加鮮味)
    • 葱花(蔥粒): 適量 (裝飾用)

🌿 材料益處與健怡概念

山藥能健脾益氣、補肺益腎,特別是其黏液質有助於保護胃黏膜,固澀養精。玉米富含膳食纖維、維生素,有助於利尿消腫、降低膽固醇。這道粥品以鹹味為主,避免了糖分的攝入,搭配瘦肉碎(可選)提供優質蛋白質,是清爽又營養的健脾祛濕早餐。若不加瘦肉,則為全素選擇。

👨‍👩‍👧 食用人數建議

2-3 人份

🧑‍🍳 材料預備與調味

  • 大米洗淨,用清水浸泡 30 分鐘。
  • 山藥去皮(處理時建議戴手套,防止皮膚過敏),切成小丁。
  • 玉米粒剝好備用,瘦肉碎可提前用少許鹽和薑絲醃製 (若使用)。

🍳 烹煮難度

簡單 / 初級烹飪

🕒 所需時間

  • 預備時間:10 分鐘 (含山藥處理)
  • 烹調時間:40-60 分鐘
  • 總時間:50-70 分鐘

🔥 烹調步驟

  1. 將大米、山藥丁、玉米粒和瘦肉碎 (若使用) 一同放入鍋中,加入 8-10 杯清水。
  2. 大火煮沸後轉小火,蓋上鍋蓋,熬煮 40-60 分鐘,期間攪拌以防黏底。
  3. 煮至米粒開花,粥體濃稠,山藥和玉米軟爛。
  4. 加入適量鹽調味,攪拌均勻。
  5. 盛出後撒上少許葱花即可享用。

⏲️ 火喉時間掌握

山藥需煮至軟爛才能充分釋放其養分,小火慢熬是關鍵。加入瘦肉碎後,煮至肉熟即可,不宜過久以免肉質變柴。

🧂 烹飪技巧

  • 山藥削皮後容易氧化變黑,可放入淡鹽水中浸泡片刻,或削皮後立即下鍋。
  • 若不喜歡肉碎,也可加入少量香菇丁,增加鮮味和口感層次。
  • 粥的濃稠度可依個人喜好調整,加水或延長烹煮時間。

🩺 健怡一點通

這道粥品以天然食材為主,低脂清爽。山藥具有穩定血糖的潛力,適合糖尿病患者或需控制血糖的人群(但仍需監測)。控制鹽的用量以符合健康飲食建議,特別是高血壓患者。

📊 營養成分參考表

營養成分 (每份,約 1/2 杯米量,含瘦肉碎)大約含量
熱量約 250-300 kcal
蛋白質約 12-18 g
脂肪約 3-7 g
碳水化合物約 35-45 g
膳食纖維約 3-5 g

 

🔍 卡路里估算

整體千卡:約 250-300 kcal (每份,含瘦肉碎)

👨‍👩‍👧 適合人群與場合

適合脾虛濕盛、食慾不振、身體困重、大便稀爛、或生活在潮濕地區的人群。作為早餐或日常養生餐,有助於改善體內濕氣。

🎨 擺盤建議

將清爽的粥盛入素雅的碗中,粥面可清晰見到白色山藥丁和金黃玉米粒。撒上少量鮮綠葱花,增加色彩對比,顯得健康而有食慾。

🌟 吸引力評分

🌟🌟🌟🌟 (4/5分)

評語:功效明確,針對濕氣問題,口感清淡卻不失滋味,是現代人養生需求的良好選擇。

 

Log in to comment

>>> 推薦食譜

西餐食譜

西式食譜沙律西湯 |  麵食 |  雞鴨 |  肉類海鮮 | 甜品 | 早午餐

 
food
用" 關鍵字" 搜尋 或 "按" >> |  滋補湯 | 簡易菜婦女 | 孕婦西餐  |  兒童 | 海鮮粉麵 | | 糖尿病 | 高血壓

我是「FoodNo1 AI 助手」,簡稱「FAi」=「發仔」

fai ce 0606 1350 130p我是你的「FoodNo1 Ai 助手」,簡稱「FAi」,大家都叫我「發仔
我會為你貼心建議天天不同[三餸一湯]! 👉 將在7月為你服務 👨‍🍳,敬請期待!

© 2025 FoodNo1.com. Designed & Managed By FoodNo1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