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濕低糖中式甜品 (清熱養生篇)
📜 這道近期很流行的「去濕大滿貫」低糖中式甜品,靈感源於亞洲地區對養生祛濕的重視,特別在潮濕悶熱的季節或感覺身體沉重時,這碗甜品能有效幫助身體排走多餘濕氣。我們將多種具備健脾去濕功效的食材巧妙組合,包括清熱解毒的綠豆、滋陰養顏的桃膠 (雪燕/雪耳)、健脾益氣的薏米 (意仁),以及清甜潤燥的百合和紅棗。為了迎合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,本食譜特別強調低糖配方,利用羅漢果糖或少量冰糖帶出食材原有的清甜,讓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時,也能無負擔地調理身體,達致內外兼修的養生效果。這是一道集美味、健康與養生於一身的四季皆宜甜品。
🧂 材料
- 主料:
- 綠豆:50克
- 生熟薏米(意仁):各25克(共50克)
- 新鮮百合:1個(或乾百合15克)
- 桃膠(桃花淚/雪燕/雪耳):10克(任選其一,或混合使用)
- 羅漢果糖:1/2個(或冰糖30-50克,視乎甜度喜好)
- 副料:
- 紅棗:5粒(去核)
- 清水:約1500毫升
- 班蘭葉(香蘭葉):2-3片(可選,增加香氣)
- 薄荷葉:少許(裝飾用,可選)
🌿 材料益處與健怡概念
這道甜品中的食材都富含多種健康益處。綠豆清熱解毒、消暑利水;薏米(意仁)健脾利濕、清熱排膿;百合潤肺止咳、清心安神;桃膠(雪燕/雪耳)則富含膠原蛋白,有助於滋陰養顏,補充纖維。紅棗能補氣養血。低糖配方透過羅漢果糖取代傳統砂糖,大大減少了卡路里攝入,糖尿病患者也能適量享用。整道甜品以天然食材為主,溫和調理身體濕氣,同時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營養,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理想選擇。
👨👩👧 食用人數建議
3-4人份
🧑🍳 材料預備與調味
- 綠豆與生熟薏米:提前一晚用清水浸泡(至少4小時),瀝乾備用。浸泡有助於縮短烹煮時間,並使口感更軟糯。
- 桃膠(雪燕/雪耳):提前一晚用大量清水浸泡至完全發漲,期間換水數次。發漲後去除雜質,撕成小塊,瀝乾備用。
- 新鮮百合:掰開洗淨;乾百合則需浸泡30分鐘。
- 紅棗:洗淨去核,切半或保持原狀。
- 羅漢果糖:將1/2個羅漢果輕輕敲碎,取出果肉,用約100毫升熱水泡開,過濾取汁備用(或直接使用羅漢果代糖)。若使用冰糖,則直接備用。
🍳 烹煮難度
中級烹飪
🕒 所需時間
- 預備:15分鐘 (不含食材浸泡時間)
- 浸泡:桃膠/薏米/綠豆需8-12小時(隔夜浸泡)
- 烹調:45-60分鐘
- 總時間:約1小時(不含浸泡時間)
🔥 烹調步驟
- 煮豆米:在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清水,放入已浸泡好的綠豆、生熟薏米和紅棗。大火煮滾後轉小火,蓋上鍋蓋,繼續熬煮約40分鐘,直到綠豆和薏米變得軟糯開花。期間可加入班蘭葉增加香氣(煮好後取出)。
- 加入百合與桃膠:待綠豆和薏米煮至理想軟度後,加入新鮮百合(或已浸泡的乾百合)及桃膠(雪燕/雪耳)。繼續煮約5-10分鐘,直到百合變軟,桃膠(雪燕/雪耳)變得晶瑩剔透。
- 調味:關火前加入羅漢果糖汁(或冰糖)。如果使用冰糖,需煮至糖完全融化。攪拌均勻,試味,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甜度。
- 上碗:將煮好的甜品盛入碗中,可趁熱享用,或待其放涼後放入雪櫃(冰箱)冷藏後食用,風味更佳。食用時可放上少許薄荷葉作裝飾。
⏲️ 火喉時間掌握
煮綠豆和薏米時,初期大火煮滾後必須轉小火慢燉,確保豆米充分煮爛且不糊底。加入百合和桃膠後,烹煮時間不宜過長,以免百合過爛或桃膠融化影響口感。火候的穩定有助於食材均勻受熱,釋放天然風味。
🧂 烹飪技巧
- 徹底浸泡: 綠豆、薏米和桃膠(雪燕/雪耳)必須徹底浸泡,這是確保食材能煮得軟糯、膠質釋放的關鍵。未充分浸泡的食材需要更長的烹煮時間,且口感會較硬。
- 羅漢果糖運用: 若使用新鮮羅漢果,可將果肉取出泡水取汁,確保甜度均勻分佈且避免羅漢果渣影響口感。羅漢果的甜度很高,建議從少量開始添加,逐步調整。若不習慣羅漢果味道,可選用其他代糖或少量冰糖。
- 班蘭葉提香: 煮甜品時加入班蘭葉,能為整道甜品帶來獨特的南洋清香,提升風味層次。煮好後記得將班蘭葉取出。
- 口感調整: 如果喜歡更濃稠的口感,可以在煮好後將部分綠豆和薏米壓爛。如果喜歡清爽口感,可增加水量。
🩺 健怡一點通
此甜品富含膳食纖維,有助於消化和維持腸道健康。低糖配方適合關注血糖或體重的人士。常吃有助於清熱去濕,尤其在濕熱天氣下,更能發揮其養生功效。
📊 營養成分參考表(每人份,以表格顯示)
營養成分 | 估計含量 |
---|---|
熱量 | 約 150-200 kcal |
蛋白質 | 約 5-8 g |
脂肪 | 約 1-2 g |
碳水化合物 | 約 30-40 g |
膳食纖維 | 約 8-12 g |
🔍 卡路里估算
整體約 600-800 千卡(此為低糖版本,若使用冰糖或增加份量卡路里會更高)
👨👩👧 適合人群與場合
適合所有年齡層,尤其適合注重健康、需要去濕氣、想控制糖分攝取的人士。特別適合在炎熱潮濕的夏季,或感到身體疲憊、水腫時享用。可作為飯後甜點、下午茶或輕盈宵夜。這也是一道適合全家大小的養生甜品。
🎨 擺盤建議
將甜品盛入透明的玻璃碗或陶瓷碗中,讓不同食材的顏色層次分明。可在碗面點綴幾片新鮮薄荷葉或少許枸杞,增加視覺美感。如果搭配椰漿,可沿碗邊輕輕淋上少許,呈現雲朵般的視覺效果。
🌟 吸引力評分
🌟🌟🌟🌟🌟 (5/5 分) - 口感豐富,味道清甜不膩,養生功效顯著,是健康與美味兼具的完美結合。
![]() 9 月 1 日起開始收費,現在免費試用 🎁! 讓你輸入食材即可獲得專屬食譜靈感,輕鬆解決「今日煮乜」的煩惱。 |